您的位置: 首页 >专题专栏>大南小记>详细内容

大南小记

我在写作班那些难忘的学生经历——写在沙洲中学写作班同学毕业45周年同学聚会之际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11-13 16:16:3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4f0a69d79f834208a3225493d88dca94.JPG

        那是1975年上半年,是我高中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。我的母校沙洲中学根据上级“面向社会,开门办学”的要求,把原来五个高中毕业班重新设置为政理、农数、写作、文艺和农机这5个专业班,其中我在写作班的学生经历,是我印象最深、受益最多的半年。这次师生重阳聚会又使我想起了难忘的那些往事……

记得刚分到写作专业班不久,学校政宣组就决定要写作班、文艺班共同创办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一个油印刊物,取名为“新沙中”。一天中午副班主任张一鸣老师让我吃过中饭到他校内宿舍去一趟,于是我如约而至。张老师拿出事先写好的“新沙中”发刊词,让我刻在第一期“新沙中”刊物上。当时接到任务后,我是既高兴又忐忑,高兴的是老师对我的信任,忐忑的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油印刊物。

果不出所料,我哪里知道,刻钢板不象用自由来水笔在纸上写字那样简单,你得捏笔用力均匀,恰到好处,否则薄薄的腊纸,你在刻钢板时手上用力太过腊纸就会戳穿,用力太轻印出来的字就看不清。结果第一次没有刻多少字就把腊纸刻穿了。当时刊物报头和文章标题是班主任俞士明老师事先刻好的。好在俞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,而且还鼓励我多练练就好了。还有就是刻腊纸你得事先算好字数,否则内容多了刻不下,少了就要开“天窗”,有几期因为估计不足就开了“天窗”,没办法只能自己写一些稿件刻上去将“天窗”补上凑数。所以“新沙中”上也才多了一些没有署名的文章。再说“新沙中”是套色油印,这样印出的刊物美观漂亮,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时尚的彩印刊物。但油印腊纸也是一个功夫活,对我这个没有一点经验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一个考验。腊纸摆得不正,套印就会印歪了;腊纸上油墨刷多了,印出来的纸张乌黑一片,刷少了印出来的纸张字又看不清。好在当时学校有一个专门负责刻写考题、试卷之类的老师在旁指导,使我也慢慢学会了油墨技术。这些细节我在曾经为沙中微信公众号写过的“我与‘新沙中’的一段难忘机缘”这篇文章中都没有记述,在这里我也算是拾遗补缺。

还有当时学校不象现在的高中学生,人人基本上都有手机﹑电脑,学校、班级的一些宣传和学生习作都是通过黑板报这个平台。记得学校的黑板报就选在相邻的三座砖瓦房的山墙上,那里是师生每天的必经通道,当时我作为负责写黑扳报的一员,总记得每次换黑板报内容时,都会引得一些学生驻足观看﹑品读。还有就是记得我在课余时间出班级里的黑板报时,丁敏同学写了一篇有关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文章,为了使出的黑板报好看一些,我就使用红蓝白三种粉笔,当写到文章重点时就用红色或蓝色的粉笔写,在写到文章落款作者丁敏姓名时, 我也无意识用了蓝色粉笔写,结果还引来当时看我出黑板报的蒋亚萍、黄勤芬等几位女同学“坏坏”的起哄笑声,搞得我顿时红了脸。当时学生时代脸皮薄的很,男女同学说话也很少的。再有就是开挖校河,当时为了鼓舞师生士气,学校政宣传组还每天出开挖校河的简报,当时登在简报上有丁敏同学的一首诗,其中有两句诗我记得好象是“双辫一甩担上肩,胳膊一挥泥成堆”之类的诗句,当时就觉得丁敏同学很有革命小将的那股泼辣劲和气势,后面的几句就记不得了。

我还记得当时写作班的写作课程教育比较切合社会需要,学风也比较活泼,

教学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。如什么是应用文,什么是文艺作品,如何写公文、报告,如何写小评论、写新闻报道,等等,对各类文章体裁知识的认识也都是缘于在写作班所受到的—些启蒙教育。特别是俞老师为了搞好写作班教育,采取请进来、走出去的办法来提高教学效果。他把全市有名望的写作高手请来为我们讲课,传授写作心得;同时还亲自带我们这些学生走出校门,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,到实地现场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采访如何搞好调查研究。这在当时创办的“新 沙中”刊物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印证。正是有了写作班半年的学习经历,也为我自己后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。

写作班半年的学习生活和点点滴滴的故事,这是我学生时代—段最难忘的经历,也是我人生中暖暖的温馨记忆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杨和生

2020111

 

 

a0a623b63e8b491d9527ede3a1b0e910.jpg

沙洲中学75届写作班毕业45周年师生

 

重阳节聚会感言

(一)

挥手从兹去,弹指一瞬间。

离校45载,今朝又相见。

曾记否,

“新沙中”激扬文字留笔墨,

 学校毕业与君临别写赠言?

 从此后,

直面人生风雨路,

 踏平坎坷勇向前!

岁月无痕,光阴似箭。

 

蓦回首,

芳华不再,两鬓斑白,

你我历经苍桑已是花甲年,

都是儿孙满堂老头和老太。

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。

小车不倒只管推,

夕阳风景美依然!

 

(二)

心系师生情,共度重阳节;

回首45年前,还在学堂间;

弹指一挥间,已是花甲年;

恩师永不忘,恩情记心田;

几度夕阳红,为霞尚满天。

 

(三)

阔别学校兮45载,

 今朝聚会在重阳;

相逢你我诉衷肠,

 同学情谊深又长;

勤奋摄影忙不停,

欢声笑语喜洋洋;

老夫生日遇重阳,

 声声祝福耳边响;

同学真情记心上,

 何年聚会再欢畅?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杨和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01025

(附:这三首诗,杨老师分别从三个维度表达了人生岁月感悟、老师教育之恩和同窗深厚情谊。)

922455ba041f4356a3d1744e38751470.jpg

作者简介:杨和生,沙洲中学75届写作班毕业生,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退休干部。

 


 

《大南小记》继续征稿啦

a4c46a******1420cb606fda2be72e778.jpg

时间会让我们老去,但时间会让一所学校更有底蕴和生机。
文字,是留住记忆的心灵雕刻,是穿越时光的深情凝视。
学校即将迎来80周年校庆,如果你和沙中有故事,欢迎来稿。
本栏目向广大师生、家长、校友以及关心和支持沙中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征稿。投稿邮箱:583648495@qq.com,配文照片请使用高清原图。

 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